网络文艺为可爱家乡增添一抹华彩

【网络世界中国风情】
  网络文艺因“网”而生,倚“网”而盛,追求“文”的底蕴和“艺”的品格,在反映时代生活、记录现实律动、彰显传统风韵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审美需求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已经成为当代文艺领域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  纵观所有的网络文艺形态和样式,展现中国生态之美、风物之美、山川之美、城乡之美、传统之美、文化之美、人性之美等,是其中最为强劲的脉动和最为感人的华章。从今日起,本版开设《网络世界中国风情》栏目,从不同的侧面、角度,梳理和挖掘网络文艺领域呈现出的种种“中国风情”,并期待网络文艺以更大的力度、更广的深度讲好中国故事,从而获得更为久远的传播力和号召力。
  古往今来,文人墨客把对家乡的赞美、离乡的思念,创作成音符、画卷、诗行或故事,成就了不胜枚举的艺术佳作。今天,网络文艺对家乡同样一往情深,人人皆可利用新媒体生产有关家乡的影像,转发、评论网络文艺作品,或通过影像二次创作,则可能把家乡变成热门话题、网红景点,一部剧带火一座城,一个网络热梗爆红一个“家乡”,网络文艺作品对家乡的创造性表达,别开生面。
  热爱家乡,在网络空间响亮喊出那个熟悉的名字
  2020年,互联网发现了藏族男孩丁真。他为家乡四川理塘拍摄宣传片《丁真的世界》,担任家乡旅游形象大使。同时,“‘丁真选择为家乡代言’获赞”等话题,将“丁真”的个人形象持续与家乡紧密联系起来。丁真成为家乡旅游的增长点,次年“十一”黄金周期间,理塘迎来超13万人次游客,获1.52亿元旅游收入,同比增长72%。
  丁真为家乡带来的流量显而易见。用网络短视频为家乡“上分”(网络用语,指游戏玩家通过游戏胜利为自己提高段位和赛事积分的活动),引起持续关注。在“丁真热”前一个月,一条雪地上策马驰骋的视频,让时任新疆昭苏县副县长贺娇龙走红网络。次年她宣传的玉湖景区游客数量上升了五六倍。之后,新疆不少市州县文旅局长纷纷开设短视频账号,文旅局干部从幕后到台前,竞相制作短视频,“热娜局长说沙雅”“魅力帕米尔”“裕民山花为你开”等账号因为宣传家乡而为人所知,真诚推介新疆各地美景美食、生活习俗、风土人情等。在热娜古丽的系列短视频中,这位沙雅县文旅局局长向网友展示了新疆舞表演、当地美食文化,还尝试驾驶摩托穿行胡杨公路,或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自驾越野车等。这些账号保持定期更新,让隐蔽在戈壁、雪山中的家乡美景得以充分展示。
  另一款广受关注的“家乡”是曹县。2021年,一则“山东菏泽曹县666,我嘞宝贝!”的短视频在网络疯传,直白、夸张、简单的喊话,迅速集结起网络造梗、刷梗大军,让曹县几度登上热搜。2022年,傈僳族小伙的短视频“我是云南的,云南怒江的,怒江泸水市,泸水市六库……”开启全网竞相比拼家乡模式,成为全网方言大赛,“我是广东的”“我是河北的”“我是甘肃的”……天南海北的网友包括不少公众人物纷纷加入其中,都来为家乡“上分”,欢乐地在网络空间大声喊出自己家乡的名字,在某视频平台上这个话题播放量超过35亿次。
  不过,短视频让家乡走红,除偶然因素外,也有平台以算法推荐、倾斜流量制造热度等因素,加之短视频时长有限,在关注和表达家乡时,来不及成熟思考、用心打磨,甚至出现有些粗俗的“土味战歌”。有的视频博主只是想借着家乡的名义出圈,采取过度娱乐的方式,不讲策略和逻辑,带来负面影响,这就与宣传家乡的初衷背道而驰了。
  网络纪录片也加入为家乡“上分”的序列中。美食是铭刻在身体里对家和家乡的记忆,美味安抚乡愁。不同地域的美食纪录片《新疆滋味》《川味》《风味原产地·甘肃》等,以视觉盛宴激活了胃的记忆,也激活了有关家乡、家人、亲情、青春的种种感动。以时间或者口味为焦点的美食纪录片《宵夜江湖》《第一餐》《甜蜜中国》《辣子曰》等,则用低调而广泛的方式滋养更多怀乡的味蕾。网络纪录片擅长以小体量和细腻的内容吸引年轻用户,例如纪录片《去你家吃饭好吗》,每期由一位视频博主邀请一位朋友去自己的家乡,与家人共进一顿家常饭,聊聊存留在家乡的青春与亲情,在略显嘈杂的网络声音中,对乡愁的抚慰格外友好。家乡是阔大包容的精神归处,也是具体而细致的人事记忆。网络纪录片擅长在宏大主题下发现微小侧面,贴近观众,易与思乡的人们产生共情。
  打卡家乡,展现中华大地的风情魅力
  带火家乡的还有网络剧。不少近年影响广泛的网络剧成了城市最强“宣传片”,并逐渐成为打造城市IP的重要手段。网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就让导演的家乡再度“上新”。这部以唐朝为背景的24小时破案故事,悬念丛生、节奏紧凑,满足了互联网观众对叙事的期待。同时影像制作精良,从服装、建筑、器物、美食等的精挑细选,到长安城108坊场景高度还原,从水盆羊肉、火晶柿子、胡饼、面片汤等“舌尖上的长安”,到恢宏绮丽与日常烟火气交织的文化长安,《长安十二时辰》通过对道具、场景的精致追求,对历史的影像复原,让观众同时获得观看快感和知识考据的快乐。有关唐代里坊制度、叉手礼、烹茶工具等,观众边追剧边在线讨论,“檀棋妆容”则登上热搜,引发“国风妆容大赛”。主创“强迫症”似的细节追求,为剧集的艺术创造和娱乐观赏加分,古代长安的魅力在网络用户的知识考古热情中累积升温。
  导演曾表示:“这戏万一火了,好多人去西安旅游,得落地,得让他们找着吃的。”于是,剧情安排了当时还未出现的西安名小吃羊肉泡馍上线。文艺创作背后有作为西安人的导演对家乡的情感,又有对网络文艺创作规律的把握。互联网时代,对细节的倾心、对知识的考据等娱乐趣味是网络文艺用户的新需求。源于网络赋权,互联网媒介赋予用户知识检索、发声互动的便捷与自由。《长安十二时辰》播出当年,高热度话题的制造,与剧集高密度的知识点和在互联网形成的巨大考古声量相关。而这巨大的声浪,最终驱动大量网络用户打卡古城西安。
  打卡,在新媒体时代被赋予新的意义,是指网络用户用自媒体标记自身在时间或空间中的痕迹。人们已经习惯在社交平台打卡景点、美食,分享日常的同时刷存在感。打卡也是一种新的影像生产方式,是以身体亲临现场——“我就在这里”为前提的拍摄,是人们在实体空间流动的标记。通过网络用户自身的影像实践,打卡完成了对景观的意义再生产。
  网络剧《隐秘的角落》吸引观众条分缕析地推理剧情,同时发现了隐秘在剧集中的广东湛江。湛江人一眼认定“宁州”就是家乡。随剧情发展“惊现”于屏幕的老井油条店、新华书店、少年宫、霞山天桥、渔人码头等街景,天然鱼杂汤、湛江蟹等日常美食,真实具体地让湛江人秒回家乡。如同观众曾经因为热爱角色而被演员圈粉,如今则以“打卡”来为家乡“应援”。影迷登上绿皮火车漫游至贵州凯里,属于艺术电影创作者未曾设计的衍生桥段。但是网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《沉默的真相》《风起洛阳》播出后,让观众大量奔赴西安、重庆、洛阳等城市旅行,这不全是意外收获,而是网络文艺作为打造城市IP的一种功能实践了。
  返回家乡,让家乡的美传得更远
  短视频、网络剧等带火家乡的背后,是社会的数字化发展。大大小小的屏幕、智能手机等各种移动设备,将人们与数据系统联系起来。人们携带智能手机,游走于城市街巷、田间地头,将景观、食物等拍摄下来,通过互联网上传、转发和互动讨论等,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,其结果是让更多人化身游客,抵达现场,体验风景和美味。每一个隐蔽的角落,都可以经由新媒体影像生产,在互联网信息系统不断延伸,甚至有可能成为网红景点。互联网媒体和数字化改变了网络文艺作品、泛文艺产品的创作策略和传播方式,贯通了城市与乡村生活,网络文艺的流量衍生出可观的经济生产力。
  近年来,乡村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,互联网不断助力乡村建设。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》,提出加强乡村网络文化引导,支持“三农”题材网络文化优质内容创作。2022年1月,中央网信办等10部委印发《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(2022—2025年)》,部署包括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在内的8个方面的重点行动。政策引导短视频平台开放流量推广乡村影像传播,全方位展示乡村生态,带火乡村好景好物。比如,2022年春天,某视频平台上,同日有四千多人在云南临沧凤庆县记录采茶,两千多辆农用机械在吉林公主岭田间作业;超过1000万人发布了春耕相关视频,播放量破490亿。更为可喜的是,曾被留在身后的家乡,如今成为不少青年探索创新创业的目的地。
  返乡回乡创业的青年中,有一部分喜欢随时记录乡村生产生活情景,创造诗意田园影像。辽宁营口青年张同学、浙江绍兴新昌县帅农鸟哥等,重返家乡后以互联网短视频运作的逻辑,探索新媒体影像生产的创业路径。也有被网友称为“网红清流”的福建南平小伙彭传明,把历时两年的古法制墨过程,拍成8分钟视频;把水稻一年种植的全过程,放进14分钟的影像里;用10分钟呈现周期为8个月的福建古法竹子造纸术;从文房四宝的制作,到古法酿酒、古法西瓜霜、古法花露胭脂的复原,一百多个短视频一心记录家乡福建的乡村生活。没有炫目的制作技巧,没有所谓网感的表演,却传递出感人至深的力量,在观看者中引发强烈共鸣,视频获赞超过5000万次。人们在平静、朴素的视频中,感怀家乡的淳厚与真挚,体会对劳动的敬意、对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敬意。
  家乡是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的诗意吟诵,是“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,下面是海边的沙地,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”的真情叙述,是“一座座青山紧相连,一朵朵白云绕山间,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,一阵阵歌声随风传”的动人传唱,也是一部部激起热爱和思念的影视剧作品。借助艺术家的才华与创造,家乡主题丰盈了不同时代的艺术景观。如今,智能算法、数字影像、虚拟现实等深刻影响了网络文艺的创作和传播。网络文艺热切反映和再现家乡的魅力风情,探索表达关于家乡的精神意义,以新媒体影像生产的方式,连接真实家乡与艺术虚拟世界,以影像建构家乡,打开家乡别开生面的新景观。
  (作者:赵丽瑾,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,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算法驱动下网络文艺的智能化创新和社会影响研究”〔21BZW057〕阶段性成果)
来源:光明日报 编辑: 蒋帅